法律问答

您好,我以前工作的单位拖欠我4个月的工资(2012年5月---2012年8月),2012年9月份我找到新的工作,我要转走养老关系,去索要工资,可是他们也不给转关系,也不给我工资,一直拖到2012年11月登报说我旷工3个月。我去找他们,他们说现在可以转走关系。

?????我去劳动部门,他们在2012年4月给我答复,说按最低工资标准赔付,并且要扣掉2012年9月---2012年11?月期间公司缴纳的养老保险,因为旷工。

?????可是我2012年9月已经在新单位上班了,新单位也同意给我缴纳养老保险,是前单位一直因为拖欠我的工资,并且扣着我的养老关系,并不是我旷工啊。

??????我们这里劳动部门的杨姓科长竟然告诉我,就算是告到市里,告到省里,最后还是要他处理,最后也还是这个结果,我该怎么办。???????谢谢

2019-01-03 09:46:4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如果员工和单位出现劳动纠纷,那么员工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签订劳动合同必须交保险吗?

    《社会保险法》规定确立了劳动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即使是员工自愿不参加社保,当遇到社保核查时,用人单位也要补缴社保。
    那什么人可以不买保险呢?一是退休返聘人员,二是社保关系在别处,未转入现用人单位的人员。那如果是员工不愿意购买社保的话用人单位可以怎么做呢?一是辞退;二是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应该购买社保,否则如果因不买社保而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及法律后果由员工承担。
    如果员工仍然不愿买社保,就让员工写一份承诺书,内容中要有“公司已经告知本人应当缴纳社保,如果因本人不愿买社保而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及法律后果由员工承担”的字样。这样的话,当遇到社保稽核的时候,用人单位才能有充分的证据进行解释。
    另外,在遇到员工生病,工伤,生育的时候,用人单位可以以此来规避完全承担相关费用的风险。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
    我国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有三种形式,一是城镇职工,二是城镇居民,三是农村居民。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包括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区别不是很大,主要是缴费上,事业机关的基本养老险相对来说,个人担负的较少,对工龄也要算的,虽然之前不一定是缴了钱的,保障上由于视同缴费年数较长,所以领取的相对较多。
    不过随着国家要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所以2者最终会走在一起。
  • 对于单位拖欠工资,我们可以有相关法律规定,也有很对正确的方法可以应对,如下:  
    一、有关法律规定  
    1、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1)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4)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二、律师支招  依据有关规定,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如下方式维权:  
    1、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  
    2、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3、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劳动者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者虽然有多种渠道维权,但笔者建议劳动者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直接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