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所工作的外资代表处解散了,派遣我到外资代表处的外服人力资源公司不及时给补偿金咋办?同一代表处的同事都拿到了补偿。

???具体情况如下:2009年4月6日签的合同,2011年4月5日到期之后就没给合同我签,8月8日代表处解散,至今没给合同我签。打电话询问,外服公司总是说和代表处的老板没谈好,就是不具体的说补不补偿的问题。且外服公司不给我劳动合同终止的通知书,说等他就补偿金和代表处协商好后,补偿协议和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给我一起签。

劳动合同纠纷
2019-01-31 13:39:1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1、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单位因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需要向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时,其标准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 劳动合同的解除往往是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无法预料的,是劳动合同效力是提前终结,可能会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因此劳动合同在依法解除时,员工可依法获得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的终止则不同,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即使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到来的期限不固定,但是毕竟条件一旦满足,就会立即发生劳动合同终止的效力。
    由于劳动合同终止的可预见性,劳动合同的终止一般不会给员工造成大的伤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并未将劳动合同的终止作为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一种情况,但是并非所有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都不须付经济补偿金,我国的一些地方性法规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规定了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因此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是否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查询。  此外,有些用人单位也会根据企业自身的传统及经济条件,主动向因劳动合同终止而离职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这种做法在国外较为普遍,由于最初雇主在雇员离职时会握手相送,并会同时向员工支付一笔离职费,因此也被形象的称为“黄金握手”。在我国,即使地方性法规没有规定必须支付终止合同的补偿金,如果公司向员工支付了这笔费用,这种支付也是有效的。
  • 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劳动者实际入职后,用人单位应该在劳动者入职当月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只要劳动者入职,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无论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社会保险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 劳动纠纷中,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如下:
    一、在劳动法中,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赔偿金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 经济补偿金的条件较为简单,强调的是向劳动者倾斜。
    三、赔偿的条件较为严格,强调的是过错责任。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