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律师,您好!1月份通过中介与卖房者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并付了3万元定金。按合同约定我们在3月付了首付款20万含定金。其余房款约定过户后办理贷款后付清。由于卖方产权5月房开才能办理,但卖房到目前为止还未结清贷款导致无法办理产权,更无法办理过户。同时我们卖房子于4月签订了该套房的装修合同,合同约定于8月前装修完毕,到目前为止也未装修完毕。对方每次以各种理由拖时间。请问律师,我们应该怎么维护我们的权益?谢谢!

消费者维权
2019-03-02 13:37:26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应依按揭贷款合同的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若依合同约定,在银行放款前的还贷义务由原业主承担,则其应承责。如银行方要求法院查封案涉房屋,则要走相关法律程序,首先要解除与你的合同关系,这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你欠款的客观事实存在。
    你仔细审查一下你借据上载明的借款时间起始日是何时,是在案涉欠款之前还是之后。
  • 这种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至于具体过户时间和贷款到账时间问题,双方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按照合同法62条的规定确定。
    《合同法》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 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根据合同法规定,居间人支付报酬的主要条件在于促成合同成立。
    合同成立只要要约与承诺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意思表示协商一致即可,其纯属一种事实状态,不涉及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因此,实践当中,不少房地产中介为了促成买卖合同成立,往往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在卖房人是否有业主的身份或授权、房产的具体情况均未核实的情况下,即催促当事人订立合同,这就埋下了纠纷隐患。
    合同成立后,能否实际履行则涉及合同当事人的信用和履约能力。在房地产买卖中,房产的位置、房产周边的配套、房产是否存在瑕疵涉及房产的价值,而房产权属上是否存在权利负担、房产业主身份的真实性及信用情况、业主代理人授权的合法性,则涉及买卖合同能否生效并顺利履行的问题,这些问题均是买方关注的焦点。
    买方身份的合法性、是否有履约能力及买方的信用,则主要是卖方关注的问题。是否支付中介费用和支付多少要依据你跟中介之间的房屋居间买卖合同约定的情形来执行。作为居间人应当就买卖双方所关注的问题向委托一方如实报告。
    若未如实报告,合同订立后未生效或未能实际履行,当事人往往归咎于中介,拒付中介费。而居间人是否就其所知(知道及应当知道的情况)履行如实报告的义务,对于合同是否生效,能否实际履行起到至关重要的因素。
    而交易房产上是否存在权利负担和权利瑕疵是影响当事人是否决定购买该房产的主要因素。现有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合同纠纷中,中介一般都是接受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委托,并在房产买卖协议中订立三方中介条款。
    这种情况下,中介方不仅要向买方如实报告卖方的情况及交易标的的情况,亦要向卖方如实报告买方的情况。本案中,中介方有义务了解讼争交易房产的权利状态,并向委托人如实告知。
    中介方在未了解房产被查封的情况下,即催促买卖双方订立合同,违反了向委托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依法不得向买方主张支付中介费。
  • 卖房收钱是分三次,签买卖合同收定金,然后买方去申请贷款,卖方要签名同意和提供收款帐号。银行审批完后就可以去房管局申请过户,叫做递件,递件完成后即时要买方支付首期楼款,然后买方缴税过户,过完户后有些银行是凭买方缴税的单据再通过担保公司担保有可以在3-5个工作日内放款给卖方,(一般找按揭公司办都是这样,叫做完税放款)有些银行是要等出了买方的新房产证后3-5个工作日才放款,(现在比较少出新证放款的)有些银行是要等买方的新房产证去做完抵押才放款的。
    (时间比较长,一般都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只有公积金贷款才是这个程序),过户后只需等银行放款就可以了。业主不需要做什么事了。但有一点要提醒,先不要交楼,如果你交了楼给买方,也许他会故意让银行拖延放款时间和速度。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