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我于82年参加厂办大集参加生产劳动??企业于98年未停产??2012年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领取了32年经济补偿金??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9年??是否合理年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领取了32年经济补偿金??退休时视同缴费年限认定9年??是否合理?

2019-04-24 14:59:4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一般在企业所持的电工作业证、钳工作业证、叉车作业证等均为特种工种作业证与提前退休的特殊工种不一样,如在化工行业的化验分析工(医疗卫生部门的就不是)、电焊工(统称为化工设备维修工)、电工(统称为化工设备维修工)、化肥生产操作工(称化肥制造工)、黄磷生产操作工(称黄磷制造工)、行车工、煤气操作工等均属特殊工种范围。
    工作年限应达以下标准,不足的不可办理提前退休。
    1、从事有毒、有害、对工人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的,工作年限满8年以上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的需年满9年以上;
    3、从事繁重体力劳动需满10年以上的。
    如果是水泥搬运工,从事时间满10年以上的即可在55周岁时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按政策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 第一种情形,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种情形,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1、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不能履行,经双方当事人直辖市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4、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解除条件的。

      第三种情形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而导致停产、合并、兼并、分立、转制、易地改造等,在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的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的意见,共同协商裁减办法,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除非劳动者主动申请离职,否则在医疗期的员工,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法国《劳动法典》称为“辞退补偿金”,俄罗斯《劳动法典》则称为“解职金”。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以下简称《经济补偿办法》)等规定了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