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侵权行为的具体类型有哪些

侵权赔偿
2022-11-30 09:36:15
律师解答共有3条
  •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侵权行为的基本类型包括:
    1、侵犯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
    2、侵害人格权的侵权行为;
    3、侵害物权的侵权行为;
    4、侵害债权的侵权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侵权行为一般会有以下类型:
    1、侵害财产权的侵权行为;
    2、侵害人身的侵权行为;
    3、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
    4、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5、侵害身份权的侵权行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条
    故意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 侵权行为类型有:侵犯权利人人身权利行为、侵犯权利人财产权利行为、侵犯权利人人格权利行为、侵犯权利人精神权利行为。其中侵犯权利人精神权利行为被侵权人仅限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并不享有精神损害赔偿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