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单位没有签劳动合同,要开除我,我能依法要求多少赔偿金

劳动合同纠纷
2019-07-17 09:19:25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可以据理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向当地劳动局申诉,要求仲裁
  • 如若用人单位是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的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务关系的,并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这种时候,理应赔付每年度一个月的个人工资;如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在开除一个月前没有做任何告知的,还应当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试用期内也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是逐月失效的。
    双倍工资时效性是从员工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后一年内。实践中是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发工资之日起开始计算一年的诉讼时效。
  •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因此,劳动者或劳动保障部门可以从以上方面去证明或认定。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