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汪律师 您好!我在2015年5月将苏州一套房产出租出去,合同期为3年,然后我在15年12月准备出售该房产,因为租赁合同约定,如果提前解除合约我要将租赁期剩余租金赔偿给承租人。当时我在2015年12月15日委托苏州XX中介独家代理销售该房产,也通知了承租人,告诉他我要卖房子了,让他把房子恢复原样,并且答应按约定赔偿6.5万元,2015年12月19日我先支付了2万元,并承诺等他恢复原样并支付剩余赔偿款,后来我的买家告诉我可以继续出租,不需要取消租约,剩余租金由买家来收,我想这样就不会影响承租人,我就告诉承租人我不卖了,让他继续租下去,因为告诉他我卖了要赔6.5万,减小我的赔偿损失并且答应2万元作为补偿,他答应了并继续履行租约。于2015年12月29日完成交易。到2017年10月中,他问我房子是不是卖了,我说卖了,他就拒绝支付房租,并且告诉我他有优先购买权,我卖房子没有通知他,侵犯了他的利益,要求赔偿当时与现在的房款差价,请问这个事怎么说?我要赔偿吗?

2019-08-06 15:37:43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承租人应在什么时候提出续租? 房屋租赁期限届满,租赁合同终止。承租人需要继续租用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前3个月提出,并经出租人同意,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是指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居住或提供给他人从事经营活动及以合作方式与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一、原承租人要求续租时的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续租时出租人要求合理变更某些条件
    如原租金过低,出租人把租金提高到靠近国家,即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有房屋租金标准,或者在国家没有规定标准的地区,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参照较高的房屋所在地租金的实际水平,定出合理的新的租金。
    如果原承租人不同意,就是放弃优先承租权,出租人即可与别人建立租赁关系。
    新的租赁合同成立后,当任何一方有过失或故意侵害了对方的正当权益时,就有可能影响新合同的效力。例如,在完成租赁合同的登记手续后,出租人提出收取押租或其他额外费用,妨碍承租人居住使用,或承租人不按合同规定交租,则对方可以提出解除租赁合同,并要求违约人支付引起的费用和赔偿失去的合法权益。
    (二)租约到期出租人没有提出新的条件
    承租人按原租约继续交租被出租人接受,则视为租赁关系延续,并且是不定期的租赁关系,出租人没有正当理由时,不得终止。
    (三)租约到期出租人不愿意继续出租
    未订立续租合同,则承租人就应将房屋返还出租人。如果承租人在当地政府规定的或双方约定的时期内确实无法找到房屋,出租人应当给承租人找房搬家的时间,酌情延长租赁期限,并有道义协助承租人找房。
    承租人也应按期腾房。如果承租人不积极找房和按期腾房,出租人有权在当地政府许可范围内提高房租。
    二、出租人要求按原租约条件继续出租时的处理
    (一)租约期满后不同意按原租赁合同续租
    承租人要求降低租金,或要求出租人对房屋维修改建、要求准予变动房屋用途才续租,即作原租约终止或按新租约不成立处理。承租人应在出租人要求的合理期限内找房搬迁,出租人也有道义帮助找房。承租人搬迁前占用原房的,应照前租约交房租。
    (二)出租人以原租约期满为由随意抬高房租
    一般不允许此类情况的发生,但出租人与承租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承租人不积极找房或找到了房逾期不迁时,出租人可以抬高租金标准。例如这时双方争执不下,应按照可加租的精神,由房管机关作出仲裁,或由法院作出裁决。
  • 关于租赁租金可以跟房东商量,继续租赁房屋租金需要与房屋原来的主人协商一致,如果不能够协商一致的话,那么就无法继续租赁
  • 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根据该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不定期租赁中,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在合理的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1、您与饭店的合同属于不定期租赁合同,
    2、可以由租客赔偿,
    3、因为属于不定期租赁合同所以双方都有解约权,饭店的行为不属于违约,
    4、如果饭店对房屋保管不当,造成您的损失,您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详情请来电咨询。
  • 解除厂房租赁申请书需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房屋租赁合同解除权有约定解除及法定解除两种形式:  
    (一)房屋租赁合同的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当事人认为解除合同比继续履行合同更有利于自身利益,根据合同自由的原则,经协商一致而解除合同。对此,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二)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当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