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详情

单**不服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退休证一案一审判决书

审理经过

原告单**不服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退休证一案,于2015年4月21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2015年4月21日立案后依法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5月1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单**的委托代理人赵**、高**、熊**,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委托代理人张**、王*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3年5月22日依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等相关政策法规向原告单**颁发了退休证。

原告诉称

原告单*文诉称,原告于1972年6在淅川县玉矿参加工作,1981年经由原玉矿通知暂时回家。1991年淅川县政府办会议纪要证实原玉矿被配件厂购买,除留守工、占地工及工伤人员外,其他人员没有安置,玉矿档案材料由财政局封存。2010年因不服被告不予办理养老保险登记向淅川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010年5月30日淅川县人民政府作出淅政复决(2010)27号行政复议决定书,责令被告予以办理养老保险手续。2013年5月22日,被告给原告颁发了退休证,但退休证中“参加工作时间”一栏填写错误,原告是1972年6月参加工作,退休证填写时间却为1995年1月,“建立个人账户前视同缴费年限”一栏没有填写,“连续工龄”一栏填写错误。以上错误直接影响到原告的养老保险待遇,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请求依法撤销被告于2013年5月22日给原告颁发的退休证,并根据实际参加工作时间重新颁发退休证、计发工资。

原告单**在起诉时提交了以下证据:

1、国*(1995)6号文件;证明连续工作年限应计入工龄;

2、师**(2012)南行终字第34号行政判决书及媒体报道文章;证明生效判决有指导意义;

3、淅政复决(2008)3号行政复议决定书及李**退休证一份;证明原告应当得到公平对待;

4、国发(1978)104号文件,应依据此文件为其颁证;

5、淅川政复决(2010)27号行政复议决定书及单玉文退休证复印件,证明原告参加工作时间及被告颁证情况。

被告辩称

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辩称,原告单**1972年6在淅川县玉矿参加工作属于临时人员,1995年1月起参加养老保险,所在单位为淅川县**有限公司,2013年5月在该公司退休。被告给原告单**颁发的退休证符合养老保险的政策和规定,原告要求根据实际参加工作时间重新颁发退休证、计发工资的请求无政策依据,因此请求人民法院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法定举证期限内提交了以下证据予以证明其颁证行为合法:

1、豫劳人老字(1986)2号文件第6项第16条;

2、豫劳社养老(2006)26号第七款;

3、《贯彻5号文件、10号文件及4号文件进一步做好超龄人员参保经办工作指南》第二章“豫劳社养老(2009)5号文件”的第一项第三条第二款;

4、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后退休手续办理问题的复函》;

5、淅川县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情况确认表。

经庭审质证,原告单**对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的证据材料质证意见如下:第1、2、3、4组证据与国发(1995)6号文件精神相违背,不能作为颁证的法律依据;第五组证据内容填写不真实,不能作为事实依据使用。被告对原告单**提交的证据材料无异议。

本院对上述证据认证如下: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的所有证据均符合最**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故本院予以采纳。原告单**提交的证据第1、4、5组证据真实、合法并与本案具有关联性予以采纳,第2、3组证据与本案不具关联性,不予采纳。

本院查明

经审理查明,原告单**于1972年6月以“亦工亦农”身份在淅川县玉矿参加工作,1981年经由原玉矿通知暂时回家。淅川县政府办会议纪要证实,1991年原玉矿被配件厂购买,除留守工、占地工及工伤人员外,其他人员没有安置,玉矿档案材料由财政局封存。2013年5月22日,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原告自1972年起玉矿工作期间属临时工作人员的事实,并依据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规定,给原告颁发了退休证,认定原告单**自1995年1月参加养老保险。但原告单**认为,退休证中“参加工作时间”一栏填写错误,原告是1972年参加工作,退休证填写时间却为1995年1月,“建立个人账户前视同缴费年限”一栏没有填写,“连续工龄”一栏填写错误。以上错误直接影响到原告的养老保险待遇,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请求依法撤销被告于2013年5月22日给原告颁发的退休证,并根据实际参加工作时间重新颁发退休证、计发工资。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1、本案原被告双方争议点在于1995年1月1日实行养老保险统筹管理之前的临时工作经历是否可以认定为连续工龄(即视同缴费年限)。豫劳社养老(2006)26号文件第七款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员在建立个人账户前符合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豫劳人老字(1986)2号文件第6项第16条规定“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机关和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计划内临时工、合同工、亦工亦农等临时性的工作人员,被录用、招工(含顶替)、招干,其最后一次在本单位当临时工、合同工的时间,可以与被录用、招工(含顶替)、招干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另,**老社养老(2009)5号文亦规定“《劳动法》实施前用人单位使用的临时工,从1995年1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之前不能补缴,也不作为视同缴费年限”。由此可知,原告单**在1991年被辞退之前的玉矿临时工作经历不能认定为其连续工龄。2、关于对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意见。《**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1995)6号)规定“为适应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提出两个实施办法(见附件),由地、市(不含县级市)提出选择意见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直辖市由市人民政府选择,均报**动部备案,各地区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对两个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另外,国家**办公室关于“亦工亦农”工的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劳险便字(1980)41号)指出“招工、顶替前最后一次在本单位当“亦工亦农”工的连续工作时间可以与被录用为固定工以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可见,豫劳人老字(1986)2号文件和豫劳社养老(2006)26号文件正是对国家政策理念的延续,是对国*(1995)6号文件关于“连续工龄”如何计算的有效规范和完善。由此可知,被告所依据规范性文件符合国家政策与国*(1995)6号文件的规定并不冲突,可以作为认定被告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据此,被告淅川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退休证的行政行为事实清楚,法律适用正确,原告单**诉请依法撤销退休证的请求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

驳回原告单**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单**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其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民法院。

裁判日期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六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