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时效问题

2022-01-14 17: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用人单位拖欠员工薪水的时候,这是非常不应该的,以至于用人单位和员工造成劳动纠纷,在处理劳动纠纷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它的时效问题。下面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劳动纠纷时效问题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纠纷时效问题

  一、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是:发生劳动争议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若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为终局裁决的,只有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纠纷时效已过怎样处理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权利的法律制度。仲裁时效是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当事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而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三、劳动纠纷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便是整理的关于“劳动纠纷时效问题”的相关内容,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3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如果您对上述内容仍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