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土地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

2022-02-05 07: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土地增益在农村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许多邻居之间因为土地的问题争闹不休。那么土地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想要知道土地争议有多长时间的诉讼时效的法律知识,就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具体内容。
土地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土地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

诉讼时间一般是3年。土地使用权产生侵权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时,会受到诉讼时间的限制。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宅基地的房子没修好被征收有赔偿吗

宅基地的没修好的房子也可以赔偿,宅基地本身具有价值。宅基地本身就是集体所有的无偿供给村民使用的建设土地,具体的补偿方式以政府发布的补偿公告为准。

《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三、农村遭遇土地纠纷怎么处理

产生土地纠纷,首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土地争议诉讼时效是多久的内容,土地争议的诉讼属于一般诉讼,一般诉讼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不超过20年。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