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2-09-15 16: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的形式有明示或者默示。明示形式一般指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一、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的形式有:

  1.明示形式。即行为人用积极的、直接的、明确的方式表达其内部意思于外部,具体包括用言语进行表达内心意思的口头形式;用文字表达内心意思的书面形式及其他形式,所谓其他形式具体可表现为视听资料形式和须经特定主管机关履行特定手续的特殊书面形式,诸如公证、审核批准、登记等。

  2.默示形式。即不依赖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过某种事实即可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找法网提醒您,行为人虽然并没有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某种客观事实状态就是表达同意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

  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后果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后果如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即合同行为)。

  2.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则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反之,被代理人事后不追认的,该行为自始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3.无权处分行为,指无处分权人与相对人所为的处分他人的物品或权利的行为等等。

  三、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