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有多久

2019-04-08 17: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因为劳动关系引起争议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劳动争议不是上下级之间的矛盾,而是劳动关系双方的争议。想必很多人想要了解,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为多长时间?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我们一起看下文。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又有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之分,普通时效为两年。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所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为详细解释,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规定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从规定时开始计算。规定按照日、月、年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

  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有业务时间的,到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截止。

  以上就是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问题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劳动者在劳动纠纷发生后,在搜集到相关证据后可向劳动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如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但是尤其注意的是,以上程序必须在诉讼时效内完成,否则一旦用人方提出诉讼时效问题,劳动者极有可能因此丧失胜诉权,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诉讼时效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问题解答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是多久
劳动仲裁动态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是多久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
工伤索赔 9999阅读
劳动仲裁案件诉讼时效是多久
劳动仲裁 9999阅读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时效是多长
工伤索赔 9999阅读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多久
劳动仲裁 9999阅读
劳动争议是否必须仲裁前置
劳动仲裁程序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是否必须仲裁前置
如何起诉劳动纠纷
劳动仲裁争议 9999人浏览
如何起诉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上诉状怎么写
劳动关系争议 9999人浏览
劳动争议上诉状怎么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