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

2018-08-22 11: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浏览 9898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那么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不可抗力的因素,那么对于不可抗力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下面就由找法网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供大家参考。

  不可抗力的免责范围是什么?

  我国《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法》第117条也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于上述规定不够具体、明确,司法实践中一些地方对免除责任的范围作了扩大,从而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确定不可抗力的免责范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1、不可抗力免除的责任仅限于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作为违约责任的法定免责条件,是现代各国法律的通例。例如《法国民法典》第1148条规定:如债务人系因不可抗力或事变而未履行给付或作为债务,或违反约定从事禁止的行为时,不发生赔偿损害的责任。因此,我们在界定免除责任的范围时也应作相类似的理解,不能任意扩大。譬如买卖合同中卖方收取定金后遭遇不可抗力,致合同不能履行,卖方可免除双倍返还定金的违约的责任,但不能扩大到卖方返还原定金的义务也可以一同免除。

  2、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不当然是全部免除违约责任。应视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分别处理:如果不可抗力已使合同债务人的履行成为不可能,则应解除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并免除债务人的违约责任;如果不可抗力只造成合同债务人的履行部分不能,则应变更合同内容,免除违约方的部分违约责任;如果不可抗力仅造成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暂时困难,则可要求债务人迟延履行,但免除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

  3、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当事人怠于履行通知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仍应承担违约责任。我国合同法规定,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当事人应将不可抗力的事实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并应提供有关机构关于不可抗力的有效证明。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不可抗力条件下的免责情形
免责情形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条件下的免责情形
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有什么
合同违约纠纷 9999阅读
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合同违约纠纷 9999阅读
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有哪些
合同违约纠纷 9999阅读
不可抗力因素的免责范围是什么
合同违约纠纷 9999阅读
不可抗力的认定及其免责范围
合同诈骗案例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的认定及其免责范围
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及其免责范围
合同免责条款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因素的认定及其免责范围
不可抗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侵权责任法动态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哪些情况属于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 9999人浏览
哪些情况属于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因素是什么意思
不可抗力 9999人浏览
不可抗力因素是什么意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