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百姓关注》来小区采访,正好把我们店里的一些纠纷拍摄下来,然后记者过来说要把录像放到节目里播出,我们不同意,认为这样属于侵犯我们自己的隐私权、肖像权,记者说非播不可,不能让我们阻止节目播出,我们说你不经同意播出去的话,我们起诉你,他就打开摄像机喊说我们威胁他了,呵呵,我们店里有监控录像可以完全证明我们所说的话只是表明态度,不愿意公开录像,反倒是记者态度很恶劣,请问如果电视台播出了录像我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吗我们是不是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名誉毁谤
2018-12-27 11:10:12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 肖像权侵害后维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149.盗用、假冒他人名义,以函、电等方式进行欺骗或者愚弄他人,并使其财产、名誉受到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5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确定其赔偿责任。

    151.侵害他人的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而获利的,侵权人除依法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外,其非法所得应当予以收缴。

    139.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 起诉别人在网上发贴,侵犯名誉权和隐私权案件,诉讼时间为二年。从最后一次发贴时间起算。法律链接:《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 我国的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该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侵权责任的确定一般是:

    一是以 “营利为目的”的,是以营利目的作为赔偿的标准。即无论是否“情节严重”,也无论是否赢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赢利,且肖像权人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就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二是对于非以营利为目的的侵害肖像权的,就是说侵害肖像权精神利益损害赔偿的确定,是以“情节严重”这一基本标准为标准。情节轻微,不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质方面的赔偿。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