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2021-01-15 09: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定义为未成年人,而实际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而未成年人中又包含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学习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吧。
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一、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条件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我国公民成年的界限。

  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

  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三、民法典中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总而言之,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指精神病人。了解什么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解决相关麻烦哦。如果还有想了解的法律法规,可以看看找法网小编的其它文章。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文章内容提及知识不够全面,如情况复杂请尽快咨询律师。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