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问答

2015年2月2日入职开始实习,实习期六个月,在实习期间出国培训花费3万,并签订培训合同,服务期为三年,如果能服务三年之后辞职则不需要赔偿培训费,如果服务一半时间之后辞职,则赔偿一半的费用,如果服务不到一半的时间就辞职,需要全陪。可是 我转正之后,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是两年。我准备2016年2月15日辞职,我需要赔偿么?要赔偿多少?

劳动合同纠纷
2019-01-22 14:29:09
律师解答共有4条
  • 劳动合同期限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的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期限,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服务期是劳动者因接受用人单位给予的特殊待遇而承诺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期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 大学生实习期间与单位签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具体如下:  大学生实习期间是否要签订劳动合同,应由大学生本人权衡利弊后作出决定,不过只要实习接受单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其实从保护大学生本身的权益角度出发,建议是可以签订劳动合同的,一般劳动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约定,对保护双方权益尤其是保护大学生本人的权益是相当有益的,至于大学实习生们担心的工作期限的问题都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决。
      实习期是指在校大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以充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段时期。它有助于学生将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或是提前熟悉即将就职单位的基本情况,给本人和聘用单位相互熟悉、了解的机会。
  • 实习生与用人单位签的是实习协议或实习合同,而非劳动合同。
    实习期是指在校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工作,以充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段时期。
    它有助于学生将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或是提前熟悉即将就职单位的基本情况,给本人和聘用单位相互熟悉、了解的机会,其针对的是在校学生。  
    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劳动者,实习不属于劳动,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不属于工伤,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可以以雇佣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由学校基于与单位之间的实习合同的相关约定主张权利。
  • 实习期不需要签劳动合同。
    只有学徒、实习期满,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条件,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下,签订劳动合同,才能确立劳动关系。
    实习期属于职业教育的一种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教育法》确定了六种职业教育方式:
    1、学徒培训;
    2、学校培训(包括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和成人教育);
    3、就业训练中心培训(对象是失业人员);
    4、民办学校;
    5、劳动预备制度;
    6、职工教育。
    包括上岗前的上岗培训和、在岗职工的业余培训和脱产培训。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