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详情

潘*与浙江村合行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审理经过

原告浙江××村合××行诉被告潘*、林某某、潘*和沈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于2012年4月11日诉至本院。本院于同日受理后,依法由沈***任审判,后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由审判员刘*担任审判长,审判员沈**、人民陪审员丰志源组成合议庭,代书记员杨*担任庭审记录,于2012年8月1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严**到庭参加诉讼,四被告经本院合法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缺席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

原告浙江××村合××行诉称:被告潘*于2009年7月23日以购买布料缺少资金为由,向原告借款人民币4万元,月利率7.3455‰,借期到2010年7月20日止,由林某某、潘*和沈某某对上述贷款本息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到期后,被告还本金1582.60元,余款未还。截止2012年3月28日止,被告尚欠原告贷款本金38417.40元及利息7006.80元。现请求判令:1、被告潘*归还贷款本金38417.40元,支付截止2012年3月28日的利息7006.80元,此后利息按合同约定计算至贷款还清之日止;2、被告林某某、潘*和沈某某对上述债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3、由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为证明上述事实,原告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证据:

1、《营业执照》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异),证明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

2、四被告《居*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证明四被告的诉讼主体资格;

3、《贷款申请》及《保证借款合同》的复印件,用以证明被告潘*向原告申请贷款及被告林某某、潘*和沈某某为借款提供担保的事实;

4、《借款借据》复印件,证明浙江××村合××行向被告潘*发放贷款40000元的事实;

5利息清单,证明截止2012年3月28日,被告未支付利息共计7006.80元的事实。

被告辩称

四被告未应诉答辩,也未向本院提供证据。

本院认为

在审理过程中,本院依法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审核,认为:上述证据符合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要求,四被告未提供相反的证据予以反驳,本院确认该证据的证明力。

根据上述确认证明力的证据及原告方在庭审中的陈述,本院认定本案事实如下:

被告潘*于2009年7月23日以购买布料缺少资金为由向原告申请借款,双方签定了《保证借款合同》。合同约定:浙江××村合××行向被告潘*发放贷款人民币40000元,期限为2009年7月23日至2010年7月20日止,月利率7.3455‰(若遇中国某某银行基准贷款利率调整,借款期限超过一年的,本合同利率作相应的调整);借款人未按期归还贷款本金,从逾期之日按约定利率加收50%的罚息,不按期偿付贷款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息,不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对挤占挪用的贷款在挪用期间按约定利率加收100%的罚息利率计收罚息。被告林某某、潘*和沈某某为上述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限为借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二年。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仅归还部分本金,余款及利息未予归还,保证人也未予代偿。截至2012年3月28日被告尚欠原告本金38417.40元、利息7006.80元。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讨未果而提起诉讼。

本院认为,原告浙江××村合××行与被告潘*、林某某、潘*和沈某某签订的《保证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原告浙江××村合××行已按约履行了发放贷款义务,被告潘*应承担按约归还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民事责任。被告林某某、潘*和沈某某作为连带清偿责任保证人,应按约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原告的诉讼请求合理合法,应予支持。四被告拒不到庭应诉的行为,既是对国家法制的藐视,也是对自身诉讼权利的放弃,由此而产生的不利后果,理应由其自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十四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

一、被告潘*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归还原告浙江××村合××行借款本金人民币38417.40元,支付利息7006.80元(利息已计算至2012年3月28日止,此后利息按月利率11.01825‰计算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日止)。

二、被告林某某、潘*和沈某某对本判决第一项内容所确定给付义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被告林某某、潘*和沈某某在履行保证义务后,有权向被告潘*追偿。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936元,由四被告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民法院。

裁判日期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四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