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详情

张*与洛阳成**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审理经过

原告张*诉被告洛阳成**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司)为劳动争议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的委托代理人穆**、被告成**司的委托代理人陈*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

原告张**称,1997年3月18日,原告张*与中国一**配件公司订立了《待业青年从业合同书》,建立了劳动关系,原告自此就在该企业工作至今。由于企业改制,该企业先后变更为洛阳一**有限公司、洛阳一**有限公司、洛阳成**限公司。到了2007年2月份,洛阳一**有限公司才给原告办理缴纳了社会保险。2014年2月14日,被告洛阳成**限公司突然通知原告解除劳动合同,也没有按国家劳动法规定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原告诉讼请求:1、确认原、被告之间自1997年3月至2007年2月期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被告给原告补缴自1997年3月份至2007年2月期间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2、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经济补偿金29558.75元。

被告辩称

被告成**司辩称,第一,1997年3月,原告与一拖东方**件公司订立了待业青年从业合同书,2005年由于宏观经济和国家相关政策,该企业先后改制为洛****有限公司、洛****有限公司,并非原告所称自此就在该企业工作至今。现在原告所请求的第一项,实际上早在2007年就和洛****有限公司签订过劳动合同,与被告没有任何法律关系。被告是2014年1月成立的,即使要确认劳动关系,依据劳动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已经超期。第二,2013年12月27日,被告法定代表人及合伙人出资100万元将成**司收购,于2014年1月注册成立成**司,原劳动合同及原告继续延用。2014年3月1日,原告提出“由于本人原因,由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原告所请求的第二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相关情形。综上所述,请人民法院查明事实,依据法律,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院查明

经审理查明,原告张*于1997年3月18日与中国一**配件公司签订《待业青年从业合同书》一份。2007年2月起,洛阳一**有限公司为原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双方并签订有劳动合同。最后一次劳动合同期限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2014年3月1日,原、被告签订《劳动合同解除书》一份,载明:“甲(成久公司)、乙(张*)双方于签订了三年期限劳动合同,现由于本人原因,由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

另查明,被告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16日,庭审中双方均未明确公司原名称。洛阳**管理局涧西分局出具的被告成**司变更信息单中注明2013年6月21日,洛阳一**有限公司变更为洛阳成**限公司;2014年1月8日,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马**变更为白留圈。洛阳一**有限公司系独立法人,成立于2003年12月22日。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当事人对其诉求应当提供证据证实。(一)原告要求确认其与被告公司自1997年3月至2007年2月期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原告已举证其于1997年与中国一**配件公司签订了《待业青年从业合同书》。庭审中虽原告未提交该份合同,但结合(2015)涧民三初字第167号、168号两案中原告孙**、原告周**提交的合同文本,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原告应是和中国一**配件公司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而非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被告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16日,在此之前,亦不可能与原告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庭审中,原告亦未举证证明其自被告公司成立后向被告提供了相应的劳动或其他有效证据证实其与被告公司在此期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故原告要求确认与被告公司自1997年3月至2007年2月期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为其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诉求,不属于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范围,本院不予处理。(二)《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根据庭审查明,本案中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解除书》系由原告提出的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故原告的该项诉求,亦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裁判结果

驳回原告张*的诉讼请求。

本案诉讼费10元,由原告张*。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民法院。

裁判日期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九日

相关文章